会员注册»
会员登录»

扫一扫,关注我们



当前位置: 首页 >资讯>资讯列表

我国女性终身无孩率接近10%,育龄女性生育意愿持续走低怎么破?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    发布日期:2023-02-15  来源:  

   2月13日,“2020年我国女性终身无孩率接近10%”这一话题顶上热搜,引发广泛讨论。

 
  据央视报道,当前,年轻一代婚育观念正在发生改变,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日益明显。2020年,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降至2.62人,较2010年减少了0.48人。家庭观念变化带来的延迟婚育、不婚不育,成为我国生育水平下行的最主要因素。
 
  调查显示,全国适龄人口初婚年龄不断推迟,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从20世纪80年代的22岁持续上升至2020年的26.3岁,初育年龄推迟到27.2岁。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持续走低,2021年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.64个,低于2017年的1.76个和2019年的1.73个,而作为生育主体的“90后”“00后”仅为1.54个和1.48个。女性现有子女数由2019年的1.63下降到2022年的1.19。女性终身无孩率快速上升,2015年为6.1%,2020年接近10%。
 
  对此,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会长王培安表示,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21年的调查显示,35岁以下女性只有不到70%的人认为“有孩子的人生才完整”。日本、新加坡等国从上世纪就开始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,但2020年生育水平还分别处于1.3、1.1的极低水平。在我国生育保障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,如果没有婚育观念的引导,生育水平的提升将异常艰难。
 
  在此之前,“中国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,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”“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200万人”等消息引发大众对我国出生率的忧虑,有专家预测,我国将进入人口负增长常态化时期。
 
  为提振生育率,国家和地方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,例如,近期四川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和生育数量限制,将生育登记的重心转移到生育意愿和生育结果上来;在安徽、广东等地的生育登记实施意见或管理办法中,也已不再将“是否已婚”作为进行生育登记的前提条件。
 
  更久之前,不少省市在育儿补贴、延长产假、增加陪护假等方便也积极推出具体措施,但目前来看还未有显著效果。有专家分析说,现行的生育补贴力度短期内不会起到很明显的作用。一方面,考虑到目前实际的生育成本和所投入的精力,一般的家庭不一定会因为每月几百元的现金补贴就去生育孩子;另一方面,延长产假、增加陪护假等措施对于大量自由就业者、个体户上的打工人来说,作用并不明显。此外,政策的显效,也需要一定的时间。
 
  同时,众多网友认为,提高生育率的根本在于要搬走“住房”“医疗”“教育”三座大山,为养育孩子“减负”;同时还要重视女性需求,切实保障好女性权益,提升适婚适育女性的“结婚意愿”“生育意愿”。
 
  王培安建议,充分发挥新型婚育文化的引领作用,提倡适龄婚育、优生优育,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。落实年休假制度,逐步调整缩短工作时间,推行弹性工作制,给家庭生活和休闲旅游更多支持。大力发展家政、养老、托幼托育产业,不断为家庭建设赋能增效。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,持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。

 
 
 
免责声明:
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、企业机构、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,仅供参考。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、观点保持中立,不对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如果有侵权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。
 

扫扫二维码用手机查看本资讯新闻"www.myyp1688.com",每日获得母婴用品行业资讯,热点产品深度分析!
 

 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隐私策略 广告服务 版权与著作权
中国母婴用品制造商(www.myyp1688.com.)©版权所有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 编号:苏ICP备2020049675号